皮肤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一、临床指征
1.具有脑卒中偏瘫相关症状体征。必备偏身感觉及运动障碍:生命体征平稳;意识障碍或无;失语或无;吞咽障碍或无;认知障碍或无;情感心理障碍或无;反射障碍等。头晕或无;偏身麻木或无;视野障碍或无等临床症状。查体:偏身感觉运动障碍;运动模式异常、平衡异常;步态异常等。
2.辅助检查:头部CT或MRI有明显的脑损伤影像学异常征象。
二、住院检查
1.必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心电图;胸部正位片。
2.可选项目
(1)同型半胱氨酸;
(2)颅脑CT、MRI、颈动脉超声、双下肢动、静脉超声、脑血管超声或CTA、MRA、DSA等。
三、用药选择
1.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常规用药;
2.抗凝制剂(主要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
3.降血脂药物;
4.酌情予改善脑循环、营养/保护神经、预防癫痫、改善认知等中西药物治疗。
四、康复评估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脑外伤、脑出血术后和脑卒中早期康复诊疗原则》(卫办医政发〔〕25号)、《神经康复学》(本科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一般情况。包括生命体征,饮食、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
2.康复专科评定。入院后3天内进行初期评定,入院后10-14天进行中期康复评定,28-30天进行阶段性康复评定。经阶段性评定后,需要继续康复治疗,每2周进行一次康复评估。
(1)一般情况。包括生命体征,饮食、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
(2)意识状态的评定(PVS);
(3)运动功能的评定:偏瘫运动功能评定(Brunstrom分期评定、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肌力检查(MMT)、肌张力测定(改良Ashworth)、关节活动度检查(PROM))、手功能评定、步行功能评定(Hoffer或Holden评定)、平衡功能检查(Berg评定量表);
(4)感觉功能的评定(深浅感觉);
(5)言语功能的评定(ABC评定);
(6)吞咽功能的评定(洼田饮水试验);
(7)认知功能的评定(MMSE);
(8)精神、情感、心理状态的评定;
(9)膀胱及直肠功能的评定;
(10)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
五、康复治疗
1.治疗原则
康复治疗不能一概而论一成不变,必须根据评定分阶段进行针对性治疗,康复治疗时间均为各项康复治疗项目累加后的实际有效治疗时间。
(1)体位治疗(被动、主动治疗);
(2)意识障碍的促醒治疗;
(3)运动治疗(PT,尤其强调神经发育生理学技术治疗);
(4)作业治疗(OT);
(5)物理因子治疗;
(6)认知功能训练;
(7)言语治疗;
(8)吞咽治疗;
(9)矫形器具及其他辅助器具装配与训练;
(10)心理、行为治疗;
(11)中医治疗;
(12)抗痉挛系列治疗。
2.具体方案
(1)运动障碍治疗具体如下:
1)中期康复(4个月-1年):
目标原则:进一步加强姿势控制训练,诱发正常运动模式,减轻肌痉挛,避免异常运动模式,加强患肢的主动活动,并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
2)晚期康复(1年后):
目标原则:加强残存功能和代偿功能训练,适应日常生需要,防止异常肌张力和挛缩的强化,避免废用综合征、骨质疏松等各种并发症发生,激发患者主动参与交流活动意识。
充分调动和训练残存功能;可以使用支具、辅具训练。
评分依据:Brunnstrom分期及改良Barthel指数。
无论处于何期,本着以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为原则,以改善患者功能性运动为目标进行康复治疗,但因患者自身原因、环境、脑损伤部位程度不同而恢复速度及预后不同。治疗时期不能严格以上述人为时间划分为基准,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评定结果区别对待。
(2)失语症治疗:
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言语表达、书写表达、实用交流能力、辅助交流等,采用发声训练、构音训练、语调音量训练、辅助交流训练等治疗方法。
(3)吞咽障碍治疗:
床旁评估及进食指导、舌唇主被动训练、口腔感觉训练、下颌主被动训练、软腭主被动训练、吞咽训练、球囊扩张训练、口咽功能电刺激等。
(4)面肌功能治疗:
面部肌肉主被动训练、面部功能电刺激等。
(5)认知训练:
认知觉障碍训练(记忆力、计算力、促醒及知觉训练、计算机训练等)、失认症训练(视觉失认训练、单侧忽略训练、视空间失认训练)、失用症训练(意念性失用训练、意念运动性失用训练、结构性失用训练、穿衣失用训练等)。
(6)执行力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作业活动训练、双重或多重任务训练、上肢机器人训练、情景模拟训练、镜像治疗等。
(7)神经调控治疗:
经颅直流电治疗、经颅磁治疗等;
脑生物反馈治疗:脑电治疗、生物反馈等。
(8)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1)感染的治疗(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
2)深静脉血栓的治疗;
3)压疮的治疗;
4)异位骨化的治疗;
5)其它:如骨质疏松、关节挛缩。
3.康复护理
(1)良肢位摆放及维持;体位转移训练指导和监督;
(2)康复心理支持;
(3)体位排痰训练、辅助咳嗽、呼吸机松解、胸廓牵伸;
(4)口腔护理;
(5)两便护理;
(6)皮肤护理,防褥疮;
(7)防坠床;
(8)吞咽水、食物指导,防误吸;
(9)创建言语环境;
(10)日常生活能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