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8月16日讯(记者晏雯通讯员谯玲玲张鄂)长2.31厘米的一根鱼刺,扎破食道,刺向颈总动脉。动脉一旦扎破,将引发致死性大出血。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陈沛昨日向记者说起这件切颈取鱼刺手术,直感叹鱼刺无小事,一再提醒大家千万别大意。
67岁的刘女士家住武汉市汉阳区,7月30日下午5点刚过,已退休在家的她早早开吃晚饭,晚饭中有一道家常红烧鲫鱼。吃到中途,突然感觉到一阵咽痛,刘女士自觉应该是误咽下鱼刺,之后用馒头、米饭等轮流吞咽均于事无补,反觉异物感及吞咽痛越发明显。医院,未发现明显异物,医生让回家自行观察。
第二天刘女士咽喉不适加重,吃不下东西,至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接诊的姚琳莉医生为其进行电子喉镜检查,未见明显异物。因为电子喉镜可视范围局限于咽喉部,最多至下咽部,无法探查食道,姚琳莉医生建议进一步行食道CT检查。
CT结果显示,在刘女士的颈椎C6水平处,见一条长度为2.31厘米的横形条状致密影,多为异物,异物左侧尖端似破出食道壁达左侧颈总动脉前缘。当晚,刘女士被紧急收入住院。
尖锐的鱼刺一旦扎破动脉,刘女士将被置于致死性大出血的险境。值班的邓刚副主任医师详细了解病情后,紧急联系手术室,安排食管内异物探查取出术。
手术于次日上午9时45分开始。考虑到鱼刺尖端位于颈左侧总动脉前、甲状腺组织后,如果直接用食管镜探取,有使鱼刺加重穿破食管壁并致大出血的可能。为保护血管避免不利后果,陈沛主任优化手术方案,先切开刘女士颈侧,穿过颈部复杂的解剖结构,在不损伤正常肌肉、血管和神经的情况下,游离分隔并保护左侧颈总动脉和食管壁后,邓刚副主任医师再开始跪地操作食管镜,顺利将鱼刺取出。手术历时一小时。
“鱼刺无小事。”医院耳鼻喉科医师黄喜提醒,养成细嚼慢咽等良好进餐习惯,吃带刺的、有骨头的菜时要小心。感觉到被鱼刺卡后,用醋、团饭、菜叶等吞咽均不可取,这些作法最大的可能是将鱼刺越压越紧、越带越深,如果是比较大的刺还会刺破食管或血管,危害更大。正确的处理是立即停止进食,及时就医,卡在口、咽及下咽部的鱼刺可用电子喉镜或消化内镜取出,鱼刺卡得越深取出难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