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背神经卡压表现为颈、肩、背、腋、侧胸壁的酸痛和不适。肩胛背神经是来自颈第5神经根,有的与胸长神经合干。肩胛背神经穿中斜角肌向后再穿过肩胛提肌,在肩胛骨内侧缘和脊柱之间伴肩胛背动脉下行,分布至菱形肌和肩胛提肌,并支配菱形肌和肩胛提肌。
肩胛背神经卡压导致肩胛间区疼痛可能主要由于以下三种机制:
1、当患侧上肢举过头顶时致中斜角肌收缩,卡压神经,引起沿神经走行路径的神经干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其疼痛特征为刀割样疼痛。
2、可能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有关,激痛点周围常可触及到痛性的拉紧的带状或条索状结构,神经可能会被这些带状结构卡压。已经有文献报道在菱形肌内发现了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与激痛点拉紧的带状结构可以使受累的肌肉收缩痉挛,引起神经的继发性卡压。
3、可能的机制是肩胛背神经受损后,其支配的大、小菱形肌肌力减弱甚至
麻痹。多有翼状肩胛畸形。
临床表现:
(1)常见症状本病常见于中青年女性,全部患者均以颈肩背部不适、酸痛为主要症状。颈部不适与天气有关,阴雨天、冬天加重,劳累后也可加重。上臂后伸、上举时颈部有牵拉感。颈肩背部酸痛常使患者不能入睡,患者自觉患肢怎么放也不舒服,但又不能明确指出疼痛的部位。
(2)少见症状少数病例可有肩部无力,偶有手麻,主要为前臂及手桡侧半发麻。
超声引导下治疗病例
病例1、患者中青年男性,睡姿不当导致左侧颈肩背部疼痛1周,酸疼难忍,难以入睡,左侧颈肩结合处疼痛,并沿后背放射至肩胛骨内侧,沿斜方肌放射至左肩后侧;颈部左侧活动受限,C5棘突左侧旁开2cm可触及激痛点,可诱发症状,椎间孔挤压及臂丛牵拉阴性,颈椎X线:曲度变直。
治疗思路:1、C5旁开激痛点灭活;2、肩胛背神经在肩胛提肌止点,肩胛冈内上角处周围阻滞治疗;3、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
1、C5旁开激痛点灭活
2、肩胛提肌浅层深层筋膜注射
3、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
治疗后第二天反馈:颈背部症状完全消失,颈椎活动自如,三角肌后束上段残留疼痛(可忍受),症状缓解80%。
超声引导下治疗更准确、更高效、更安全
值得信赖
司江涛医生简介
司江涛,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专业,医学硕士,主治医师;医院进修学习针刀及疼痛注射疗法。
专业特长:
1、针刀及神经阻滞治疗:①颈椎病及相关疾病:颈椎病、颈源性头痛、颈源性眩晕、颈源性耳鸣等;②腰椎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腰三横突综合征、臀上皮神经炎、股外侧皮神经炎、腰肌劳损等;③慢性软组织损伤及疼痛疾病:骶尾痛、肩周炎、肩峰下滑囊炎、肩袖损伤、网球肘、腱鞘炎、腱鞘囊肿、膝骨关节炎、鹅足滑囊炎、尺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足跟痛等;④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⑤难治性顽固性后背痛。
2、针灸及正骨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失眠、中风后遗症、便秘、带状疱疹、下颌关节紊乱、面瘫等症。
社会任职: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理事
宫廷正骨学会青年委员。
司江涛医师出诊信息
年八月
周二、五、六全天
医院特色诊疗部出诊(推拿普通号)
周一全天
在骨伤科研究所
(东直门内南小街甲16号---推拿普通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