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孕育岛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新生儿的身长与体重,本该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数据,但是在实际测量的时候,宝宝们的身长基本统一,体重却千差万别。
新生儿的脑容量,从出生的一刻就已经固定了,而宝宝的智商高低,恰恰就蕴藏在出生体重这一神秘数字当中。
宝宝并非越重越聪明,也不是越轻越好,达到其中的平衡点,这样的娃最聪明。
婴儿出生体重多少最聪明?这个数表示娃天生聪明
姜丽家的闺女才满月,这几天家里的客人络绎不绝,好多亲戚前来探望姜丽,给姜丽送来各种儿童玩具、小衣服等用品。
“这小侄女胖乎乎的,真可爱。”宝宝的一个远方小姑姑说:“宝宝出生的时候多重啊?”小姑姑是育婴师,姜丽还以为这是要传授什么护理经验呢。
回忆了一下宝宝出生时候的纪录,姜丽说:“七斤半,出生的时候有点儿瘦。”小姑姑立刻喜上眉梢,赞美地说:“出生体重跟智商挂钩,七斤左右是最聪明的!”
对于孩子智商之类的说法,姜丽始终是半信半疑,感觉都是糊弄人的玄学说法。但是话从育婴师的口中说出来,姜丽也不得不信服了。
孩子智商咋能跟体重有关呢?这还真不是胡说的,科学家也曾做过很多的相关实验,结果都指向相似的结论,宝宝的智商,还真跟出生体重有关。
孩子出生多重才聪明?专家有话说
美国脑神经科学家曾进行相关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出生体重小于3.6kg的新生儿,体重越沉越聪明,而超出4公斤的巨大儿,体重则越轻越聪明。
由此可见,出生体重在3.6~4kg(7.2~8斤)之间的宝宝,是最为聪明的。现实生活中,那些后期成绩优异、能够举一反三的孩子,出生时也多出自这个体重区间。
新生儿的脑袋是整个身体中最大的部位,约占整个身体的1/4,但并非体重越大脑容量就越大,过于肥胖的“巨大儿”多长的部分是肉,没有更聪明。
新生儿都是四肢弯曲的,而大力的拉伸很可能会损伤宝宝的筋骨,因此身长是无法准确测量的,几乎都是护士给的估测值;把宝宝放在体重秤上,就可以得到体重的数值,因此体重的数据才是相对准确的。宝宝体重参考表
小家伙出生的第一周,体重可能会有不增反降的趋势,妈妈们不必担心,并不是宝宝没吃饱,这是正常的体重波动,从第二周以后,小家伙的体重才会稳定地增长。
0~6月龄的宝宝,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67~24月龄的宝宝,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52~7岁宝宝,体重(kg)=年龄×2+8刚出生的新宝宝,胃容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小,因此食量也是非常少的,而此时妈妈的初乳浓稠黏腻,刚好适合宝宝食用。小家伙吃几口就饱了,这些营养足够宝宝成长。
母乳喂养的妈妈们,只需要遵照按需哺喂的原则即可。妈妈们每天多喝水、按需哺喂,乳量也会源源不断,不必担心宝宝吃不饱。
你家宝宝过胖了吗?
母乳喂养很难准确控制食量,因此很多宝妈担心娃吃不饱,过度哺喂,结果导致宝宝更胖了。
宝宝肥胖不仅会带来健康问题,还会影响宝宝长高,并不是什么好事。参考上面的体重计算方法,看看你家宝宝吃胖了没?
当实际体重超出标准%,则为轻度肥胖;超出%就是重度肥胖;当实际体重不到标准85%,则为轻度消瘦;不足75%则是重度消瘦。一味地追求肥胖或苗条,都不是好事,妈妈和宝宝都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妈妈身体好,宝宝才会健健康康的。
母乳哺喂规律
母乳喂养本应是最方便的喂养方式,妈妈们只需要按需哺喂,宝宝饿了会表现出觅食,饱了会主动放开妈妈,小家伙非常聪明。
0~3月龄的宝宝食量小,哺喂比较频繁,每天约需要8~12次哺乳;4月龄以后,妈妈们可以逐渐规律化喂奶,每3~4小时哺喂一次;在加入辅食以后,哺乳次数也可以适当减少。在实际生活中,妈妈们往往受到外界的压力,而影响到乳汁的分泌。哺乳期充足的水分摄入,健康清淡的饮食,是泌乳的重点是有助于哺乳的。
肥肉总是忠贞不渝,每一口吃掉的脂肪,都不离不弃地挂在了身上。
太胖太瘦都不是好事,你家娃出生体重达标了吗?